本土 堅持 搖滾 創新 – 在地聲音!!
OverDose樂團
雙主唱一唸一唱的編制,搭配兩人柔和與爆裂的嗓音特質,不時歇斯底里的情緒 怒吼,用奮力賦予激情演出方式,傳達自省憤怒的哀傷文字。融合許多弦樂與電子合成氣等音效,為新式重金屬添加了新的氣氛,也以較簡單內斂的編曲模式,創作 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另類抒情歌曲,大膽嘗試以不插電的演出,為OverDose的舞台營造全新的氛圍,他們相信,這世界會跟著音樂一起轉動,不斷勇往直前 的走⋯⋯⋯用過量的意志象徵對音樂的熱情,更是他們中心的理念。
Trash樂團
2009年的冬天,有四個常常聚在一起廝混的年輕人,啤酒香煙搖滾樂就可以度過一 整天,有天驚覺青春的歲月不該拿來浪費,於是拿起了樂器開啟了這場搖滾的白日夢,這是個永遠不會醒的垃圾夢遊記,想參加就請舉起你的雙手、張開你的耳朵、 嘶吼你的喉嚨、躍起你的雙腳,我們是TRASH!Trash被賦予代表的意義是未完成的藝術品。新世代少年永遠懷抱著積極樂觀與進取的態度,2012年獲 得新聞局補助的新勢力,TRASH是一塊尚未雕琢的璞玉,隱藏在社會角落的一個即將完成的藝術品,你將知道接下來會聽到的是一個新世代的經典。
Pink Guitar Toby Rabbit 粉紅吉它拖比兔
05 年夏天,徐小花將她的第一首歌『吉娜貓之歌』於網路發表,隨即引來廣大網友一陣驚喜的漩渦,接著第二首歌『腳踏車』,輕快的節奏與淡淡的藍調,更是成為網 路部落格中當紅的背景音樂。粉紅吉它拖比兔原先是主唱徐幼庭(小花)在無名小站發表創作的部落格名稱,在偶然的機緣下,徐小花家樓下的咖啡廳邀請她去演 唱,從此她從電腦螢幕後面走出來,與三五好友組成樂團,成為粉紅吉它拖比兔樂團,將單純而輕鬆的音樂帶給大家。
Lin Sheng Xiang 林生祥
台南二中、淡江大學畢業,觀子音樂坑吉他手兼主唱、交工 樂隊吉他月琴三弦手兼主唱、生祥與瓦窯坑3吉他手兼主唱、生祥與樂團手兼主唱。1992~1998年在學期間成立觀子音樂坑樂團。隨後改組為交工樂隊。 2003年交工樂隊解散後繼續與筆手鍾永豐搭檔詞曲。自專輯《種樹》起多數時候與日本吉他手大竹研一起創作音樂。2010年春天經由大竹研的推薦,創作團 隊加入貝斯手早川徹,自《大地書房》專輯起開始合作,也拿下2011年國內各音樂獎項大獎殊榮。
The Chairman 董事長樂團
如果搖滾樂多年來依然珍貴、且最教人難以抗拒之處,乃其所 謂「原真性」──一種無所修飾、對於內心最原始信念之尋求的話,那麼,成軍十年的董事長樂團就是最能體現搖滾樂的純粹與精神。97年3月董事長樂團誕生, 成軍至今,歷經團員過世、社會新聞事件、媒體冷嘲熱諷、團員出走、更換,看盡世間冷暖,董事長樂團的搖滾精神卻始終不變、男子漢的樂團不止表現於行,更要 是內斂而經得起的考驗,明天是否撥雲見日?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搖滾不死,董事長樂團也將永續經營⋯⋯
88 balaz 八十八顆芭樂籽
他們是八十八顆芭樂籽aka 88Balaz是一支藍調龐克搖滾樂團熱愛酒精、棒球、B級美食、B級電影反對假文藝、假深度、打假球融合一切莫名其妙的事,然後把它胡亂捏成一個巨大的 球,碾平所有看的到的東西.他們表演的重點是跳著莫名其妙的舞步,這就是八十八顆芭樂籽!繼續大聲聽搖滾樂繼續大口喝啤酒繼續用力的跳舞 吧!88Balaz THE B-TEAM!!!!!!
Red-Flower 紅花樂團
所有鮮艷的花朵全部都只有一個宿命:吸引自願者前來取用花蜜進而幫它們傳播下 一代;物競天擇理論,讓眾多平凡的綠葉枯枝即使野火燒不盡,也不會阻擋到世人看見紅花的目光!不同的成長背景與音樂喜好,讓主唱小B、吉他手小堡、貝斯手 刺蝟、鼓手克拉克碰撞出另一種全新的音樂視野,包含了歐美、日系、英搖等常見的搖滾曲風,甚至加入了電子音樂與傳統東方的多元聲道,使得紅花的搖滾,有著 思想。從Live house起家的紅花樂團在每一次的表演,期許自己能夠喚起每個人心底深處的情感,回憶起自己很當年的那一面,也就是紅花團名的由來。
Kou Chou Ching 拷秋勤
拷秋勤,用生命與態度打造每一首屬於土地的歌。拷秋勤的音樂以融合台灣 元素與西方Hip-Hop元素見長,舉凡南北管、客家八音、客家山歌、台語老歌、歌仔戲等都是他們的創作元素,近年更開始加入原住民音樂元素,曲風也走向 更加多元,包含雷鬼、電子等樂風也多有涉獵;歌詞方面主要以台灣發生的大小事為主,舉凡黑心食品、詐騙集團,甚至是文化發展及台灣歷史故事都是他們書寫的 題材,使用的語言包括國語、台語以及客家話外,也會邀請原住民音樂人跨刀合作,大力運用台灣本土元素,創造屬於這塊土地的聲音。成軍至今已經九年,拷秋勤 將會持續為這片土地發聲,創作富有土地生命力的歌曲,寫下更多這片土地的故事,目前是國際音樂節熱門邀約的樂團。
Paul Nicklen:冰封仙境的故事
潛入南極的冰層下,接近令人害怕的豹斑海豹,攝影師 Paul Nicklen 找到一位特別的朋友。分享他在極地仙境逗趣又充滿熱情的故事,透過出色的照片向我們展現了生活在冰層下的動物們。
Béatrice Coron:用剪紙說故事
利用剪刀和紙,藝術家 Béatrice Coron 創造了複雜的世界、城市和國家、天堂和地獄。穿著一件用杜邦泰維克材質剪成的華麗斗逢走在舞台上,她描述了她創作的過程,和從喀嚓聲和紙片中發展出的故事。
Homaro Cantu & Ben Roche:食物煉金術
何馬若‧坎圖及班‧羅氏是摩托餐廳的經營者。這家位於芝加哥的餐廳以新奇的方法烹調及享用食物出名。但是除了好玩及嘗鮮外,還有更嚴肅的目的:我們可以讓新的食品科技造福人類嗎?
Erik Johannson :不可能的攝影術
艾瑞克‧強納森創作真實照片不可能的鏡頭—捕捉的是想法,而非瞬間。在這詼諧的指引中,這位影像處理 (Photoshop) 巫師,描述了他如何讓這些不可置信的情節成真,但仍保留視覺上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