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GE Art藝起”前身為“買得起藝術節”(Affordable Art Fair,簡稱AAF),AAF這個模式興起於1999年的英國倫敦,在2006年正式進入中國,由彭樂天(Tom Pattinson)所創辦,在北京已成功舉辦過7屆。隨著AAF在各地興起,彭樂天毅然放棄原有名稱,改名為SURGE以示區別,但理念不變,SURGE始終致力於發掘更多更具創意的新藝術形式和新銳藝術家。
這是一個向所有人打開大門的全民藝術節,它改變了畫廊、藝博會和拍賣公司的貴族視角,幫助新進藝術家打開了市場,催生出將藝術收藏作為生活方式的平民玩家,完善了當代藝術的生態鏈,同時開啟出一個平價藝術消費的新時代。
雖然不能去蘇富比舉牌叫價,亦不能一擲千金。但逛一次SURGE,將心儀的作品帶回家,與藝術來一次親密接觸,卻不是一個虛妄的夢。SURGE現場作品一賣出,買家就可立即帶走作品,SURGE也即刻補一件新作品上去,雖然金額不大銷售速度非常的快。
SURGE採用藝術家博覽會的模式,但運作模式與定位清楚,與同一時間在附近舉辦的Art Beijing搭配得宜,將衛星博覽會的角色扮演的很好,也為老大哥 Art Beijing加分不少。
「本次藝術節作品徵集,得到了藝術家們的積極響應。短短的一個月,主辦方收到了近2000位藝術家提交的約14000件作品。經過兩輪嚴謹的遴選工作,SURGE團隊和5位評委最終挑選出200多位藝術家、近600件作品參展本次藝術節,估計約有25%的成交量。」SURGE藝術總監雷倩提到。
SURGE平台的機制設計的很好,開放藝術家自由報名,申請時每位藝術家需遞交5-20件作品,由SURGE根據不同項目挑選作品並作為獨家代理作品負責展出與銷售。入選的藝術作品,按照不同的代理期限(藝術節與網站銷售代理期限不同),SURGE與藝術家之間簽署作品約,委由SURGE做展出與銷售,在期限內藝術家不得將簽約的作品提供給其他藝術博覽會、藝術機構、在線藝術品交易平台或其他個人等。
平常作品都由藝術家自行保管,根據不同展出項目(年度藝術節、網站在線藝術品交易平台、推薦私人收藏、其他藝術項目等。),藝術家負責按照指定時間和地點運送和取回作品,SURGE會根據作品所在地和不同的情況進行溝通和協調,可能產生額外的運輸費用由藝術家負責。但作品一但售出,銷售價格的70%歸藝術家所得,30%作為SURGE 的銷售佣金,SURGE 會按照表格中填寫的銷售價格的70%結算支付給藝術家,並負責運送作品給買家。
全新的官方網站www.SurgeArt.com也計畫在年中上線,未來將在網路上展出更多優質平價的當代藝術作品,讓普通人也有機會投資藝術,擺脫藝術中的精英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