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簡介
「東方畫會」的發起人霍剛1932年生於南京,於1948來台後,1950年進入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就讀,並隨李仲生學畫。除了成立東方畫會,力倡推動現代藝術創作的精神外,霍剛一生致力於幾何抽象的探索。自幼於書香門弟成長的他,不但寫得一手好字,書法與中國文字,更成為他畫面的基本構成元素,作畫的靈感來源。在所謂「書畫同源」的繪畫空間中,霍剛將中國文字,亦或取材商周鐘鼎尊彝等禮器以及漢代磚與瓦當的圖紋裝飾重新構築,其中不但充滿藝術家物理性的思維,更進一步與東方神秘的虛、實空間相互呼應,簡潔,卻又更加富含音樂性與韻律感。
藝評
在西洋藝術大師拉斐爾的素描作品,於2001年倫敦拍賣會以600萬英鎊天價拍出後,此類藝術品包括素描、速寫、彩墨,版畫…等屬於大師的精彩小品,過往在藝術市場中,較為冷門的收藏隨即在全球掀起一股搶購旋風,延燒迄今,仍尚未退燒。
雖然整體價值不如油畫、壓克力等原作,但對於收藏家而言,大師小品的價值在於,能從中窺見藝術家最真實的風格,與內心的藝術世界,其中,又以身為原作前身的速寫作品最為珍貴。由霍剛眾多「無題」,於今年(2013年)創作的速寫作品裡頭,我們便能得知藝術家已從過往趨進宇宙平衡的幾何畫面,尋求出一股名為突破的力量。
如果說幾何抽象藝術是霍剛的畫派歸屬,那其中蘊含的音樂性與出自中國書法的構成元素,呈現出的獨特樣貌,就是一首專屬於藝術家本身,且最難能可貴的「變奏曲」。雖已年近逾80,但霍剛仍不拘泥於過往,筆下像是圖騰、雲朵、動物的抽象題材,充斥著飽滿力量與律動的線條,與過去的講求構圖、平衡的畫面大相逕庭。同時,他更透過下筆的輕重、作畫線條的密集或分散,讓一種顏色,即單色的速寫作品,展露多樣性的面貌。藝術家多年深厚的作畫功力可謂在此表露無遺。
「我學習、嘗試去追求生命的本質,有自由開放的靈魂,我才畫畫。」速寫稿呈現了霍剛持續追求生命的奔放靈魂,除了速寫,霍剛的原作風格仍舊為我們所認識的他,在有機明快的西式表現手法下,呈現他一貫重視書法筆勢、與古代圖騰的生動氣韻。
藝術家積累數十年的功力,成就了一絲不苟的縝密構圖,在其中佈滿樂曲律動的元素,再由點、線,面構築出幽遠靜謚的非凡畫面,在霍剛富含空、虛、無、無限概念、宏大自在的力量面前,觀者也必然兀自反思,於思想沉澱之後略微懂得人生之「悟」,就此在無垠的浩瀚宇宙中,見到最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