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政宏的畫乍看繽紛瑰麗得像印象派花海,近看是一般人似懂非懂的抽象畫,再望進畫中,卻是藝術家心眼中的寫實畫,捕捉這世上某些肉眼無法一眼看清的片段與狀態。
相較於其他活躍於藝壇的年輕藝術家,何政宏可說是個異數。屏師院美術系畢業後,在台北開始了教職人生,工作幾年後無心插柳考進了北藝大研究所,自承受到曲德益教授的磨鍊激發,於是邊工作邊學習的他在三十歲左右才懞懂的走上創作之路。他初期作品畫的多是人生的記憶與心裡的感受,由於在大學期間接觸了不少當地部落文化,那時作品中明顯看得見幾何圖騰的影子,用色也偏向原始的凝重正色 ; 接著幾年摸索中,技法與色調轉趨現代,開始有了明確的何式風格。
幾年前某一天,何政宏不小心坐裂了手機,裂縫間透出的彩色電光讓他就此掉入螢幕後的異想世界。就像人類闖入超乎想像的阿凡達世界,面板下其實藏了有機生物體或是一個生態,裡頭是一個自行運作的小宇宙,結構複雜具備不同功能,各種波光能量產生、傳輸、流動,能量過剩或阻塞時還會發生爆炸,全面啓動時能量會轉換編碼成螢幕上的東西。而現代人上癮似的鎮日離不開電腦與手機,或許正是被這後面的生物靈魂給控制了。何政宏《流質視訊》一系列的創作將這個理性冰冷的虛擬生態,以十分感官的方式躍然於畫布上,甚至包括存檔、複製、斷訊、甚至開關機等狀態都被擷取出來具像呈現,也許對科學家及工程師而言,這些景象是完完全全的實相。
何政宏愛用帶點螢光、珠光的顏料,略帶金屬的質感表現出電流流竄碰撞的迷幻科技感,高彩度的用色明亮熱情,帶著速度的流動感使畫面上有種充滿音樂性的張力,看他的畫會讓人有種無以名狀的爽度。他近期的作品開始大量採用圓幅,圓形不論在東西方皆為一種神性的、完美的表徵,讓這虛擬世界更有種無邊際的不可知神祕感。而後他延伸連結起螢幕前後的不同次元,網路世界何其浩瀚,千百萬的資訊卻總會篩集在螢幕上跳出吸引人目光的東西,或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相遇,就像卡通神話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相對應的坐騎,於是2012年《召喚獸》系列應運而生。這幾年的相關作品甫於繽紛設計「逝訊。光體」個展中展出。
也許是射手座個性使然,加上在熱帶生活了好幾年的影響,何政宏流著藝術的血,卻有隨性不羈的性格,對創作有種不帶目的樂天的態度。也許把心放空,用奔放色彩犀利地描繪一個又一個心中抽象的具象,正是藝術家對真善美的另一種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