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讓你動口、動手又動腦的美術館

Home

讓你動口、動手又動腦的美術館

鄭瑋津

藝術與教育的結合,常常在無形中迸發出各式各樣不同的火花,不管是各種形態的藝術、不同的老師和方式、或是藝術產生的不同意義,而美術館、博物館便是其中一個展現其特色的最佳場域。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在成長過程中,美術館/博物館往往等同於「無聊」的代名詞,禁止觸碰、禁止拍照、輕聲細語和感覺高不可攀的環境加總成為一個不論大人小孩都望之卻步的空間。長大後,不論是工作需求或是休閒,漸漸發現世界上有許多有趣的場館並不是原本認知的那麼單調,只是自己有沒有去發掘好玩之處而已。

 

這次利用旅行的機會參觀了舊金山附近的奧克蘭加州美術館/博物館(Oakland Museum of California, OMCA),它是一個很特別的場館,在一個屋簷下,融合了藝術、歷史、自然歷史的展出,展現了不同面向的加州樣貌。它成立的宗旨很直接簡單,卻也同時將場館的意義與當地的社群、人群連結:OMCA的宗旨是為了啓發所有的加州人能夠為他們和其聚落創造更精彩的未來。這棟場館建築物並不雄偉,也不突兀於房舍間,卻像是一個優雅而具有同理心的存在。購票處位於一樓,票卷上有一個橘色的方形貼紙,只要貼在身上便可以進入每一樓的展覽空間,沒有驗票人員,在藝術展間的入口牆用英文、中文及西班牙文標註「請隨意拍照、隨意交談,盡情享受加州藝術」,而標有綠色手指的作品可以碰觸。

 

展覽的內容也十分多元,主要是以加州的藝術表現為主,但策展人跳脫年代、風格、媒材,而是用代表加州的幾種特色來規劃整個空間,包括「加州的人」、「加州的地形」…等等,在一個區域中包含平面、雕塑、多媒材、甚至家具各種類型的藝術表現。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混亂,相較於以往習慣的觀展思維,這樣的展覽方式的確是很不一樣,但當我們走完整個展間之後,所有的作品、分區、概念反而像一幅漸漸清晰的地圖,勾勒出專屬於加州的聚落形態。

 

從這塊加州地圖中,畫出了一個我非常喜歡的拼布掛毯(quilt)展,拼布掛毯對於美國人而言承載許多歷史回憶、長輩故事、個人化,它可以是真正使人暖和的棉被,也常常在創作者手中成為具有豐富圖樣且看來精緻靈巧的裝飾物。在這個展當中,呈現了許多美國不同拼布藝術家把日常布料稍施魔法,成為一件件披掛在牆上的大型藝術品,由於材質是織品和生活中的衣物拼接而成,呈現出一種非常溫暖、似家的親和感。

 

除了展品的多元,我同時也佩服策展人除了自己的想法,更透過許多的標語和實際活動帶著觀者一同思考。購票處提供三個樓層的親子導覽手冊(Family Guide),透過不同的作品和問題,帶領小朋友(其實成人也適用)思考作品的內涵、藝術的意義、創作者的想法等等。而有一小區塊則運用一段日常生活的對話勾起「什麼是藝術?」的討論,有人覺得是因為創作者的初衷、有人覺得是美術館的定義、有人覺得美的東西才是藝術,那麼,你覺得什麼是藝術呢?通常使用在科學博物館的「動手做」活動被放進了美術館,這個階段,每一個參觀者可以對三個藝術品進行投票,投下Yes or No來表明你認不認定它是藝術品。是不是很有趣?

 

同時OMCA不只是單純的靜態空間,在每週五的晚上五點後,門票半價並開放參觀至九點,而戶外廣場免費的週五夜活動,則將整個區域帶入另一道藝術的光環。現場有DJ和樂團演奏音樂、表演藝術團體在室內空間演出、簡單的舞蹈課程、各式餐車、市集、臨時小酒吧等等。很幸運地,我在一個美麗的週五午後前往OMCA,當天有各國料理的可愛餐車,印第安市集展示及販售印第安工藝、樂器、書籍、平面創作等,DJ播放雷鬼音樂讓現場民眾跳舞,自由樂捐的音樂劇表演,晚點則有騷莎舞(Salsa)的現場教學。也許對我們來說,這聽起來像是專屬年輕人的活動,但在這裡卻是當地家庭、年輕朋友、從小到老的活動聚會方式。對於場館來說,增加收入和人氣的同時,也履行它的初衷,並透過一種親和與活潑的方式滿足不同年齡層消費者的需求,拉近冰冷建築與人群的距離。

 

與其說加州藝術是什麼,從另一個面向—「什麼可以被稱作加州藝術?」的問句顯得更加聰明。這樣的美術館和參觀經驗創造了不只是場館展示和告知的目的,更建立深刻的教育意涵,直接產生空間、策展人、創作者、作品與觀者的多方連結。加州知名藝術家Barry McGee專為OMCA創作的裝置藝術除了為整個加州藝術展間增添當代色彩,更像是整個聚落藝術氛圍的括號,它大型、多元、包容、立體、創新、動態。從古至今,人們始終在不同的時刻和場域討論著「藝術是什麼」,我想OMCA牆上寫著的作家Ambrose Bierce的話:藝術,這個詞無法定義。(Art. This word has no definition. ),為這個問題提供了其中一個答案。

 

7-03.JPG

7-01.JPG

7-04.JPG

7-05.JPG

7-06.JPG

7-08.JPG

7-07.JPG

  • 分享到 Facebook
  • 分享到 新浪微博
  • 分享到 騰訊微博
  • 分享到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