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在進入自我實踐的階段時,為了想要完成自我認定的夢想,腦子裡一天絕對有八百個想法不斷地湧出,心中功成名就、金錢慾望的刻度會隨時衝破漲停板的限制,在小小抱怨一雙腿為何不是一對翅膀時,又有多麼渴望自己有分身術及瞬間移動的力量,到達某個程度時,甚至認為能讓世界跟著自己運轉,希望是宇宙的中心。相信所有世人認同的成功人士,在到達所謂的成功之前,也許都會經過這一遭淬鍊進化,而這些成功人士並沒有錯,往好的方面看,事實上是帶給人類文明生活上很多好處,同時滿足了一般人崇拜及想要得到一樣成就的投射心理。但人們是否好奇,如果當初成吉思汗帶領草原上的飛馬猛漢攻下三分之一世界版圖的方式,改成壯遊的概念來進行的話,是否在強悍的內心裡也會發出讚嘆,原來出了草原又是一片美麗的世界,而接下來,是會燃起攻下納為己有,還是會用其他的思維及作為去對待這個世界呢?
為何用這樣的引述,是因為孫越叔叔回答訪問時,提及回溯1983年在偶然的機會參與了「送炭到泰北」,在中南半島山區服務了一個多月後,才體悟「在自己活著的同時,還有別人存在」,這是孫叔叔投身公益的機緣,而接下來的決策,卻是毅然決然地全心投入參與公益活動的宣告,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且深受影響,並著實讓人欽佩。而現在更想探究的是,孫叔叔在不眷戀鎂光燈下拔尖的風光,走出美談佳話的光環後面,到底是甚麼樣的動力及信念,讓志工心不變持續至今三十多年,而孫越叔叔淡定的用這七個字「不說,不做,心不安!」回答我的問題,如此重磅的徹底鑽入人心,把猶豫投入或繼續做公益的那塊心節打通了。這繼續的堅持,不是因為怕心不安,而是那慈悲的心思以及願意關心照顧他人的意念,是不會因為年紀大了而變薄弱,更不會禁錮在自然老化的身軀內,反而是會回到最單純善念的行動力,是停不下來的,如同愛因斯坦尋找宇宙的答案一樣,就憑這股熱誠以及在乎,且更不在乎世俗眼光所謂的完成度,因為公益之事豈能用世俗的字眼來衡量。
回到現實層面,孫叔叔在分享目前從事公益的實際狀況時提及: 「以一般來說,大多的公益團體都是為弱勢而成立的,除了政府瞭解,需要社會大眾及企業關心,更需要媒體幫助。我肯定企業家的關心,肯定社會大眾的愛心,但,往往問題卡在媒體的冷感。例如,一些弱勢族群有需要,企業界也願出資支持拍攝公益廣告,而最後卻因花不起播出的廣告費,只好轉入網站,效果差很多。也就是說,不上網看公益廣告的廣大愛心人士,根本不知道。遺憾!」。沒錯,這是事實,但如果要用行銷的觀點來思考,這也道出公益團體與支持單位及目標對象三方互相拋投卻漏接的盲點,伸出手的支援以為已幫助了,但實際上可能卻是急了需要幫助的人、潰了滿腔熱血的心,而各自立場下背後的言不及意也無所適從。不過,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無解,而是要先從各方思考推動的角度及方式開始,企業在支持公益時如何讓公益的意義不失真,公益團體又如何看待爭取愛心回饋這件事,孫叔叔也認同這是需要事前的坦誠溝通,才能讓三方認知上的落差慢慢接近,這事不難但也很難,需要時間、智慧、專業及耐心。
在請教孫叔叔對於藝術轉化成公益這個理念時,也說到整個社會對於藝術的關注度及理解度不夠,這是要以家庭、社會與學校三方面,都必須有推動對藝術的認識與關懷,是教育及宣導認知共識的概念,雖然是一條很長的路,但像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兩廳院、故宮博物院等各個藝術表演團體,以及藝術公益團體長年成功的宣傳推動下,也希望未來大眾能多參與並給予支持,一起為台灣重要的軟實力紮根。
孫叔叔謙和的說:「我是摸索著前進,因為我沒有社工專業背景。感謝上帝!你有心,無私,做得對,神助,人助。」這讓我想起<聖經希伯來書 第十三章一-三節>說到,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你們要記念被捆綁的人,好像與他們同受捆綁;也要記念遭苦害的人,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內。孫叔叔帶著一份傳遞善旨的信念及魅力,要你夜深打電話回家,大家都會乖乖的拿起電話、要你別抽菸,似乎也讓許多人開始關心健康、邀你一起做公益,不會有人思索要不要盡一份心力的問題;而現在,孫叔叔希望大家多關心看不到的地方,相信會開啟更多人舒適圈的門窗,打開眼界縫隙突破心防,簡單來說,公益就是來推動對大家有益的事,鼓勵大家隨時自動自發的做公益,要發揮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精神,如此懇切的心,相信會鼓勵到所有的朋友。而當今,要在台灣選出一位最具代表的公益意見領袖,孫越叔叔絕對是當之無愧,因為孫叔叔是大家公益心靈上永遠的好朋友,是心中最敬愛的孫叔叔!
後記: 誠摯的感謝孫越叔叔在年前身體微恙期間,還願意接受藝術公益誌的訪談邀約,雖是信件訪談,但孫叔叔真心分享的熱情,依舊透過簡單扼要的文字,強烈的傳遞過來,讓人深深被打動卻遲遲不敢提筆撰寫,深怕餘音繞樑的箴言無法透過隻字片語好好傳達。而此篇獻給所有即將前往及已經在公益路上付出的夥伴,孫叔叔的諄諄教誨,永遠是大家最珍貴的精神支柱,因為在一起做公益,絕不會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