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夢蝶系列二:梁山伯與祝英台 賴新龍個展

Home

夢蝶系列二:梁山伯與祝英台 賴新龍個展

2016/09/17~2016/10/30

關於展覽

夢蝶系列二:梁山伯與祝英台——藝術家賴新龍繼《夢蝶。逍遙遊》展覽之後延續他對莊子哲學思想的觀照。

 
《莊子。齊物》:「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蝴蝶與,蝴蝶之夢爲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一只蝴蝶,愜意飄然至忘記自己是莊周。一會醒來,驚覺自己仍是莊周。想了一想,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莊周。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在《夢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中視夢為人的潛意識中或者是一種被壓抑的慾望的折射,通過扭曲作為象徵(Symbol)的形式出現,固而夢都是象徵的。蝴蝶傳遞的是某種自由無束、天真絢爛的本質,藝術家以作品反映出老莊哲理的辯證思維,真實與虛幻隨觀者的人生體悟與心境的意識反射。

 
此次的作品在創作表現上延續藝術家直覺與自動性的技巧。然而這種自然技法實則並非是一種偶然,更多是藝術家累積出熟捻的創作表現形式所掌握的過程,透過畫面中的肌理處理,反映出藝術家身體行為運作下創作的痕跡。而那以對折或對稱性的組成,呈現出如蝴蝶展開雙翼的圖案,繽紛的色彩躍然于畫布中的結果,則是任其在未知的可能性中產生的美麗意外。

 
梁祝故事裡最終以蝴蝶雙飛續緣留下無限的想像,或許是最令人安慰的結局,是悲亦喜,真假也罷,且隨夢蝶系列作品,做一個迷人的蝴蝶夢。

梁山伯與祝英台  賴新龍個展

  • 分享到 Facebook
  • 分享到 新浪微博
  • 分享到 騰訊微博
  • 分享到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