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方和亞洲的古典銀器、珠寶和鐘錶展品現已在亞洲頂尖的國際藝術博覽會典亞藝博中成為極具規模的固定項目。觀眾將有機會欣賞到品質卓越的佳作,更可以認識到每件珍品背後的獨特歷史和起源。
古典銀器
Koopman Rare Art,倫敦是古董銀器界的一家頂尖藝廊,擁有舉足輕重的私人銀器珍藏,並與全球領先的博物館保持緊密合作。
Koopman Rare Art在典亞藝博2016的重點展品,包括一對華麗的喬治亞朝聖瓶,其年份可追溯至1828年,瓶身刻有製造者John Bridge的標記。這些呈梨形的朝聖瓶以皮製水瓶為藍本,為中世紀時期的朝聖者或旅行者所攜帶;而一些體積特別大的瓶,則為十七世紀晚期至十八世紀早期所製造。這對朝聖瓶由葉子裝飾、兩旁刻上了盾形紋章,是皇家金匠Philip Rundell (1789-1856)為他的侄孫兼繼承人Joseph Neeld (1789-1856)所製的。Rundell在離世之前數年因為性情變得暴燥而放棄了他的專業,並於1827年去世時遺留下900,000英鎊予Neeld。Neeld很快便在威爾特郡的格里特爾頓府買下了一個鄉村莊園,並沉溺於對雕塑及銀器的熱情之中。
藝術珠寶
Boghossian, 日內瓦和香港是珠寶藝術的象徵。一個世紀多以來,源自中東的Boghossian家族的四代成員利用優質的寶石和高超的技藝創作出一系列高級珠寶。
藝廊於典亞藝博2016中的重點展品是一只由18K白金製造的”Kissing”粉紅鑽配白鑽戒指。這只奢華的戒指由精美的墊形濃彩紫粉色鑽石組合而成 — 一顆5克拉的梨形舊式切割鑽置於由細小的亮麗紫粉及白鑽組成的底坐之上。
而另外一件具相似主題的展品是“Kissing”祖母綠式切割粉紅鑽配白鑽戒指,優美絢麗的濃彩粉色鑽連繫着閃爍的白鑽,置放於玫瑰金環之上。
鐘錶
Somlo Antiques, 倫敦是英國古董懷錶和復古手錶經銷商中的領頭羊。從十六世紀早期的預平衡彈出腕錶,優質搪瓷、結構複雜的打簧錶和優雅的裝飾藝術派雞尾酒錶,至由知名品牌出產的當代腕錶,藝廊經營涵蓋四百年鐘錶製造術的罕有鐘錶。
於典亞藝博2016中,Somlo Antiques將會展示出一件重要且稀有的鑲金搪瓷三問自動報時懷錶,名為”The Barking Dog”,由Piguet和Meylan於1820年在日內瓦製造。此錶獨特之處在於它能解自動操作:它可以不靠撞擊銅鑼而自行啟動一組風箱來模仿狗的吠叫聲。刻在錶上的場景描畫出一隻狗在追趕一隻逃走中的天鵝,而狗的頭部則會上下移動來顯示每一刻鐘和每一小時。備受頌揚的著名鐘錶匠Piguet和Meylan擅長製造帶有美麗的音樂樂章、魔術師的自動盒子及狗吠聲的自動錶。”The Barking Dog”系列的錶是特別為中國市場而製造,總數不超過300只,同時代表着Piguet和Meylan最早製造的懷錶類型。目前為止,只有大約21只”Barking Dog”系列懷錶是已證存在的。
有關主辦機構
國際藝展有限公司於2005年由著名古董專家黑國強先生 (Mr. Andy Hei) 創立,並旨在於香港創建一個充滿活力的藝術交易平台,讓亞洲及全球之藝術界人士彙集及交流。國際藝展有限公司是於香港舉辦藝術博覽會的先驅,而於2006年舉辦的第一屆博覽會是香港近十多年來首個國際性的藝術博覽。
2010年,Fine Art Asia獲公認為香港第一個藝術企業的世界品牌,成功號召國際知名藝廊、古玩商、設計師及裝飾藝術藝廊來港參展,吸引來自全球的頂尖收藏家雲集。
2011年,文化企業家許劍龍先生 (Mr. Calvin Hui) 加盟Fine Art Asia,成為聯席主席及董事。許劍龍先生對藝術市場具有深入見解,擁有遠大的理念、專業視野及熱誠,給Fine Art Asia帶來新思維,並且積極提升其國際形象,為博覽會的未來發展帶來更多的新活力。
國際藝展有限公司迄今為止已於香港成功舉辦十二屆藝術博覽會。
www.fineartasia.com
另一個焦點是一個由Joseph Preedy於1802年在倫敦製造的銀鎏金喬治III世皇家托盤。托盤呈橢圓形的輪廓,兩側有籃子的編織圖案,並有繩索圖案圍繞著把手及盤邊。在盤的中央刻上了一對盾形紋章,每個都在一個嘉德勛章中間和置在一個冠冕之下。在盤上的銘文指示看出,這是一件由國王喬治三世送給他生於1793年的教子多賽特公爵四世George John Frederick Sackville的禮物。
喬治III世皇家托盤
銀
倫敦,1802
製造者Joseph Preedy標記
長. 66.75公分 x 寛. 44公分
重. 6,540克
Koopman Rare Art, 倫敦
“Kissing” 粉紅鑽配白鑽戒指
枕形濃彩紫粉紅色鑽石重1.12克拉
梨形舊式切割鑽石重5.01克拉
濃彩紫粉紅色鑽石共重0.15克拉
白鑽共重1.37克拉
18K 白金
Boghossian,日內瓦、倫敦和香港
Susan Ollemans, 倫敦專營莫卧兒時期及古印度黃金珠寶、來自中國和東南亞的古董金器,以及中國藝術品。她在典亞藝博2016中將會重點展出一對可追溯至十六世紀中國明朝時期的黃金墜飾耳環,每一隻都以一個年輕的男孩手握兩朵荷花的設計為造型。同樣將展出的是一只可追溯至十九世紀,由北印度黃金、琺瑯及鑽石製成的手鐲。這只珍貴且柔韌的手鐲由兩個菱形扣接合,鐲身由管狀黃金飾以搪瓷再嵌入細小的鑽石構成。另外,是次還將展出同樣源自十九世紀、來自泰國的黃金龍形指環。指環以龍的設計為造型,屬泰國王室獨有;而龍的身體亦刻上了精緻的鱗片,同時可在臉部的細節上看到可伸縮的舌頭。
明 執荷童子黃金耳環一對
16世紀
高. 5公分, 重. 19.3克
Susan Ollemans, 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