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太陽旗》、《賽德克‧巴萊:彩虹橋》、《KANO》帶起國片熱潮的「國民導演」魏德聖,第四部執導作品《52Hz, I love you》,將於農曆春節登場!他的電影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很挑逗我們心靈深處那個小小的浪漫因子,他先感動了自己才能誘惑觀眾。
魏導花了差不多十三年籌備《賽德克‧巴萊》,因為經費受限的緣故一直不停被迫放棄,直到《海角七號》之後,才又重新拍這部電影,他覺得英雄都是小人物做出來的,英雄都是被逼到絕路後才會產生的角色。
話說當年的夢想,為了拍一個《賽德克‧巴萊》五分鐘的試探帶需要250 萬,夫妻倆真的很拮据,心裡也糾結著那五分鐘是嘗試性、實驗性質的做法,錢花出去好像丟到水裡面,很多朋友都忍不住勸他說,「你還是不要拍好了,因為這對你們現況而言,兩百多萬不是小錢。」
那時候我面臨了一個猶豫,就跟我太太說:「你決定吧,我已經不敢做選擇了。你覺得可以拍就拍,你覺得不行就算了。」因為最後要承擔結果的是兩個人而不是我一個人。那時候太太已經懷孕,預產期只剩下一個月……
她跟我說:「我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但是你有,有夢想的人很多,會去做的人很少,可是你是一個少數那幾個會去做的人,你要做就去做吧,不要等到老的時候再跟我講,當初如果怎樣怎樣就好了。」
魏導說:「我一直覺得台灣需要一部電影,陳述一個英雄、一段史詩。」,但是當劇本寫出來之後,有太多的困難存在,評估當時的環境真的沒辦法拍《賽德克‧巴萊》,於是《海角七號》反而變成魏德聖導演的第一部片子,而且老天爺送給他一個很大的禮物,就是一個不可能的票房數字。不僅讓國片起死回生,也創下台灣電影史票房記錄,至今仍穩居第一名。
對我來說,生活上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沒有改變。我已經可以是一個富翁,但是當開始拍《賽德克‧巴萊》的時候,錢馬上就沒有了,錢都還沒有學到怎麼花就不見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常常把自己逼到絕路,也不是故意的。只是想把該做的事完成而已....... 我對生活沒有很多不切實際的要求,也沒有奢華浪漫的夢想,我只希望這輩子想做的事情可以完成,然後完成了就好好的休息。
在時間差不多的時候,就做該做的事情。~魏德聖~
他用《海角七號》寫下一篇篇動人情書,這次則藉由《52Hz, I love you》大方唱出一首首愛的旋律,希望能藉「音樂」來增加厚度。
拍攝源起全因有一陣子妻子和孩子都不在台北,本來巴望著享受獨處時光的他,卻瞬間覺得不習慣,反而感到有點寂寞:「當下我突然很好奇,其他孤單的人都在做什麼?結果不論是上網或詢問身旁單身的朋友,卻發現他們獨處時都無所事事!
魏導形容海報設計的發想~落單的鯨魚和小心翼翼的貓咪,其實是很多都市裡人們的縮影,「鯨魚雖然勇敢求愛,可惜缺乏正確的頻率;貓咪則戰戰兢兢、不輕易說愛,我想每個人都可以在電影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
《52Hz,I love you》不僅浪漫,電影裡、外都充滿著各種不同的愛與溫暖,預售票將提撥部分金額協助弱勢團體,他希望傳遞讓人『不孤單』的幸福感,無論身旁的人是誰,都能感受人與人之間疏離卻其實很緊密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