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幻影現實ILLUSION REALITY - 沈昭良攝影展

Home

幻影現實ILLUSION REALITY - 沈昭良攝影展

2012/10/13~2012/11/25

千呼萬喚始出來,終於,由國內知名攝影藝術家沈昭良歷時近八年,於全台各地,針對台灣獨特的綜藝歌舞團文化,融合當代視覺與傳統紀實表現的《幻影現實》(Illusion Reality)攝影展,終於要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首度以結合《STAGE》(舞台車)、《Singer & Stage》(歌手與舞台車)及《台灣綜藝團》等三子題的複合形式,與國內觀眾見面。

 

《幻影現實》(Illusion Reality)一展中,除了將完整呈現,以當代視覺形式所攝之《STAGE》(舞台車)系列作品,也將是結合當代與傳統攝影語彙的《Singer & Stage》(歌手與舞台車)系列,和貫徹以純粹紀實攝影實務,勾勒綜藝團產業與庶民社會間關聯的《台灣綜藝團》系列部分作品,於國內首度的發表。其中主要的《STAGE》(舞台車) 系列作品,除了曾獲文化部雜誌攝影類金鼎獎及美國紐約Artists Wanted : 年度攝影獎等國內外專業獎項的肯定,該系列作品,也曾受邀於美國、加拿大、法國、西班牙、秘魯、瓜地馬拉、日本、韓國及新加坡等全球十數個國家和城市展出,廣受國內外文化藝術界的矚目與好評。

 

綜藝歌舞團為台灣特有的移動式演出團體,自1970年代,即活躍於台灣社會的各式婚喪喜慶場合。初期的演出舞台,除了現仍沿用的搭棚台方式,也有以貨車改裝,具燈光音響設備的簡易電子花車。而後,隨著時代的演進,始逐步發展成現今油壓開展式的現代化舞台車。主要的表演內容,為吸引目光同時滿足顧客需求,亦不斷推陳出新。除了影視歌星、跑場歌手的勁歌熱舞之外,也能視預算規格,提供樂團、雜耍、魔術、民俗技藝、大型群舞、鋼管舞蹈和反串秀等演出。

 

相關的表演者專兼職均有,投身藝界的理由亦不盡相同,通常不是為了協助家計,即是練就特殊才藝,熱衷表演工作,抑或家族長期經營綜藝團相關產業。至於表演者的的工作模式,大都以跑場方式,於約定時間內,輪番在鄰近鄉鎮的數部舞台車上從事表演活動。相關的演出成員為一機動性、臨時性的工作編組。

 

工作成員中又以歌手為數居多,遍佈台灣各地,據田調所見,除了專職的歌手之外,尚不乏學生、英語教師或銀行職員,於假日以兼職方式參與舞台演出。從與跑場歌手的近距離觀察中,更不免驚見這些表演者在亮麗外表的包裝下,所潛在的平凡與質樸。相較於長期以來見諸媒體所形成的片面理解甚或負面描寫,實有著極大的差異。而跑場歌手普遍仍以年輕女性族群較受業者青睞,年長的歌手通常不是轉型成為主持人或經營者,即是婚後退出另謀他業。

 

《幻影現實》沈昭良攝影展中的《STAGE》(舞台車)、《Singer & Stage》(歌手與舞台車)及《台灣綜藝團》等三系列作品,即為2005至2012年間,作者於全台各地所攝,植基於綜藝團產業,含括由大貨車改裝而成的油壓舞台車,演出歌手肖像及綜藝團工作實況的動靜態作品彙編。

 

透過《STAGE》(舞台車)、《Singer & Stage》(歌手與舞台車)及《台灣綜藝團》等三系列子題,結合大尺幅獨立攝影作品、影像群化、視覺對照及錄像作品的複合式呈現,一方面聚焦於綜藝團產業,實踐含括時間、空間,橫向、縱向,平面、立體的視覺演繹與描寫,同時也期能藉由其中漫長的拍攝歷程、曲折的田調路徑、豐厚的人文線索、貼近的視覺距離及共有的庶民記憶,在喧鬧與凝視,動態與靜態,現代與傳統,幻影與現實之間,進一步連動觀者對此在地娛樂產業的另一種文化視角與持平觀照。

 

開幕:2012. 10. 13 (SAT)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STAGE #97 / Lightjet C Print / 2011

台灣綜藝團 / Silver Print / 2006

歌手與舞台車系列-安琪兒

  • 分享到 Facebook
  • 分享到 新浪微博
  • 分享到 騰訊微博
  • 分享到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