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之島-台日交流展
2017/03/11~2017/04/30
同屬於亞熱帶島嶼的台灣與日本,不論是在台灣殖民史上的歷史關係,亦或是因鄰近而發展出來的文化相似性、交互包容互為影響的獨特性都有值得我們去探討及反思之處,因而策劃此次交流展藉由觀看兩國藝術家的作品呈現,期望促進高雄地方展覽的國際欣賞視野,以及一探藝術家們各自表述的島嶼文化樣貌。
台灣藝術家楊順發的作品《傾圮的明日》反思全球氣候變遷,對人類一直認為人定勝天提出質疑批判。蔡孟閶的作品呈現的是工業化的文明所帶給我們社會的一種奇觀,畫面所透露出的寫實細膩卻給觀者一種平靜的思緒。夏愛華作品是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冒險故事,將他所際遇的人事物以獨特的漆料媒材塑像,轉譯了神佛造像於當代的一種詼諧趣味。小西光裕有如煉金術士般地精巧呈現出的裝置想法來自於稻田裡的水閥,透過美學的形式使之呈現,也連結了自我童年時與土地的關係。水谷篤司的雕塑將木材結合叢林的意象,看似森林樹木之下所被取代的是一棟棟的都市叢林樓房。矢田真之的木雕作品有一種現代人的陰鬱特質,如魂魄般不會散去的氛圍繚繞在四周,也是藝術家長期自我對於所處環境的一種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