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累積 13 年的機器人研發經歷,中原 大學電子工程系大四學生王有慈研發機器 人「豆豆」,幫助自閉症兒童成長,更帶 領復旦高中學生參賽,一圓這群高中生晉 級全國賽的夢想,她用行動證明,科技可 以很溫暖,大學生可以用行動傳愛!
提到王有慈,在台灣的機器人競賽圈子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小學四年級就開 始在爸爸帶領下參加競賽,王有慈說,「玩機器人的女生真的很少,許多次在比賽 現場全都是男生、只有我一個女生。」
13 年來不間斷參加的機器人競賽,已經變成生活中一部份,「某一年主辦單位竟 然頒給我『特別獎』,當下真的有一種拿到終身成就獎的感覺。」王有慈笑著說。 國中 3 年級她與弟弟一舉勇奪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冠軍,高二更在全國機器人 競賽中奪冠,擊敗大學及研究所學生組成的 26 支參賽隊伍。「誰想得到當年的小 女孩,竟然在機器人這條路上堅持了這麼多年呢。」有慈的爸爸這麼說。
當喜愛機器人的小女孩長大了,改變,就從中原大學開始!
跨界跨校聯隊 啟動驚奇旅程
進入中原大學電子工程系就讀後,因為學校離家近,王有慈有更多時間可以投注在 機器人的夢想。她不但創立了「智慧機器人社」,更在社團成立後隔年就在學校支 持下舉辦「全國智慧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號召同樣對機器人研發有興趣的伙伴 們一起切磋成果。而在中原大學強調用專業關懷弱勢的環境下,她的機器人之路, 開始走向更有溫度的未來。
「機器人可以跟自閉症兒童連結在一起,這真的是沒有想過的發展。」在電子系陳 世綸教授的指導下,大三時王有慈與同學吳承錡、楊亞軒,以及就讀臺師大科技應 用與人力發展學系的弟弟王有維,組成了跨校、跨領域聯隊進行「智慧機器人與自 閉症兒童發展」相關研究,開啟「機器人豆豆」的驚奇之旅。
「自閉症兒童在特殊教育人口當中是成長最快的一群,但是相關的人才跟輔助資源 卻相當匱乏!我想要把一路陪伴自己、最喜歡的機器人,介紹給更多更多還不知道 怎麼認識這個世界的孩子。」王有慈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這群孩子需要更佳的啟發與 教學資源。
機器人「豆豆」誕生 再辛苦也值得
於是,機器人「豆豆」的模樣逐漸清晰。在研發豆豆的過程中,驚、喜接連不斷! 豆豆的外觀就如同一般的布娃娃,是一個 110 公分、圍著黑白橫條圍巾的小男孩, 大家每天都會輪流把他帶回家調整狀態。
「早上起床時本來昏昏沉沉,看到豆豆的瞬間就會立刻被嚇醒,好像一個小孩在盯 著你,」一起研究的好朋友楊亞軒回想著這個驚悚與趣味交織的過程,也成為辛苦 研發期間大家共同的特殊記憶。
要協助解決特教界的困境,光憑科技專長還不夠,為了要深入了解自閉症孩子的學 習過程與相關特教需求,此時團隊成員展開了時空大作戰。每週一天,必須準時在 早上 8 點前趕赴國小特教班參與實習課程,一個小時再馬上飛車趕回學校上課,團隊笑著、很辛苦、很拼命、很開心、很過癮卻也很值得! 力量而成就更好的價值, 那麼你為什麼不做呢 ?」 她為門諾基金會籌建「老人綜合服務中心」公益演唱 ~ 這次活動的主題叫做 << 陪 你 >>,陪伴是相互作用,當時光流逝不再,我們仍會記得那一個有坣娜歌聲陪伴的夜晚 ......
豆豆進駐教室 看見孩子的改變
終於,「豆豆」透過遊戲融入的方式,走進自閉症學童學習的教室。王有慈回憶, 當大家第一次帶著豆豆進入特教班時,一開始孩子們的反應很陌生、害羞,但是當 孩子碰觸到豆豆柔軟的手,聽到豆豆開口說出:「你好棒」三個字,不但激發了好 奇心,孩子們也開始想與豆豆互動。就是透過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過程,增進自閉症 學童的社交學習能力。
「你的手好冰,你比我還緊張哦!」當機器人豆豆對小女孩說出這段話,小女孩與 特教班其他孩子都驚訝極了,彷彿面對的是真的人,而不是一個可愛的大玩偶。這 也引發了孩子想進一步認識豆豆、與豆豆做朋友的興趣。
「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個國小二年級的小男孩特別喜歡豆豆,每次跟豆豆互動時 都好專心,還會主動問『你家住哪裡?』『你甚麼時候會再來?』」更讓大家感 動的,是當小男孩回到家也跟爸爸媽媽聊豆豆的事,對於自閉症孩童發展是一大進 步,豆豆融化了自閉症孩子的心,這也讓家長非常驚喜!
過程中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是最開心的時刻!在 2015 年最後一天寒冷的早晨,王 有慈與豆豆正在特教班陪伴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突然對著自己說:「我好棒!」 「那一刻真的非常美好,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超有意義,看到孩子們的成長讓我好感動,對我來說是一份最好的跨年禮物!」每當熬夜拼命研發、欣羨同儕玩樂時,這 一份幫助人們的初心,總是讓王有慈的疲憊瞬間退散,讓她深深感受到豆豆機器人 對孩子的正向影響與激勵。
「豆豆的協助效果非常好,也大大提升了小朋友的專注力,我非常期待豆豆能夠進 入每間教室、成為特教老師的好幫手,用遊戲融入學習的方式,解決特殊教育資源 不足的問題。」王有慈笑著說。目前,智慧機器人豆豆已經在桃園四所國小裡,陪伴著總共十位特教班的孩子學習成長。2016 年底,豆豆「學會」了男生女生配的 遊戲,也會持續研發精進,帶給孩子們更多歡樂。
堅持夢想 用關懷讓科技更有溫度
除了用機器人豆豆傳愛,王有慈也擔任復旦 高中機器人社的指導老師。「課業與研究雖 然已經佔去許多時間,但我希望有更多人願 意踏入機器人研究之路!」「當時,復旦高 中八個高三的大男生來找我,他們那股超級 想要參加全國比賽的熱情,讓我好像看見了 當年的自己!」可以傳承自己的豐富經驗, 也讓她決定陪伴這些學弟妹們一起築夢。
她嚴格地帶領這群熱情滿滿的初學者,「看見他們從什麼都不懂,成長到可以討論 戰術、自己修改程式,主動揪團練習,非常可觀,雖然每次教學都很累,但是看到 這一路的成長,很值得!創造了不一樣的價值!」
逐夢過程困難重重,「高中生比賽沒器材、高三模擬考、暑輔爆炸多,所幸中原大 學借用器材,家長也全力支持。」結果他們第一次參加 WRO 桃園科技創造力機器 人大賽足球組,就包辦了前三名,全都晉級全國賽。王有慈說,「當時我還在賽前 出車禍,坐著輪椅到賽場,為了撐過比賽期間,只能吃止痛藥與止暈藥。」帶著高 中生獲勝的感覺,讓身為教練的王有慈除了驕傲,更體驗到共同完成一件不可能任 務的成就感!
她堅持著自己的機器人夢想,用關懷讓科技更有溫度,讓機器人實現看似不可能的 夢想,幫助自閉症兒童學習,幫助高中生築夢,延續著心中滿腔的機器人開發熱情, 不斷把愛傳下去。
王有慈要告訴每個有夢想的人:如果你喜歡一個東西、一件事情,不要在意旁人的 眼光與質疑,要堅持下去,這就是實現夢想最近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