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女孩從小就很愛畫畫,操場上的細沙和碎石就是一塊天然的大畫布。小學三 年級的時候她模仿廟裡師父畫符,結果媽媽當真把它燒了當成符水保平安,她趕緊 告訴媽媽那是沒有效的,媽媽很驚訝那麼小的孩子居然畫得有模有樣。 身為家中的老么特別受到哥哥姐姐們的呵護,她記得自己迷上水墨畫的時候,常常 把宣紙鋪在餐桌上,晚餐煮好了,大家還是願意耐心地等她慢慢把一張圖完成之後 才開飯,於是家人的包容和鼓勵便成為他藝術創作最大的動力。
結婚之後面對一個新的家庭結構,她發現需要非常強大的內在力量支持,才能堅 信自己是可以繼續從事創作的工作。所以她常鼓勵孩子們多多接觸各種類型的藝 術 ~ 無論是音樂、美術、舞蹈、畫畫或者是任何類型的美學。因為在每一個人的 生命歷程中都有可能遇到失落或是不如意的時候,而藝術是一種非常好的內在力 量,可以隨時陪伴自己轉換心情。
從小在繪畫領域就不斷得獎受到肯定的蔡孟玲,畢業後到日本深造時,忽然發現高 手如雲,一幅畫不僅是展現在畫布上,其實也存在生活中。你觀察一個人用餐時擺 碗筷的方式,庭院裡石頭置放的角度 ......,從一些生活細節就可以觀察出這個人會 不會畫畫。
她從 26 歲在日本讀書時開始用畫畫寫日記,白天看到一棵櫻花樹,他會期許自己 像櫻花一般優雅的老去,於是把櫻花的繽紛畫在日記裡。每一段走過的路或特別的 經驗都變成了她畫畫的主題,每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就變成睡覺前創作的靈感。
在用畫畫寫日記的時候,她常常畫成一幅圓形的圖,她說 :「那好像是自己心靈的
一個防護罩,任何負面的聲音和影響都會被彈回去,在這個安全的防護罩裡面,我
可以任思緒自由奔馳,擁有一個自己想望的世界,完全不受外界干擾。」
在大自然中,她特別喜歡樹木。因為走在森林中任何一棵樹都是我們的長輩,他們 看過形形色色的人們,一個世代的起起落落,他們的曾經遠比我們的經過要豐富許多。
每一棵樹都是美好的,粗的漂亮、細的也漂亮、高的漂亮、矮的也漂亮 ......,甚至 於長歪了都是特色。但是人類對於自己的評價卻有很明顯的分別心。她說 :「大樹就是老天爺給我最好的老師,我總是在他們身上看到、學到很多人生道理。」
蔡孟玲是一位少見全方位的藝術家,她在不同領域都可以玩出很好的成績。從水墨 到花藝,從膠彩、油畫到陶藝,每一個個展都非常吸睛且受到矚目。
她說 :「時間是用來成就一個人的生命,如果你把時間用在創作上,你就可能成為 一位創作者,如果把時間用在口舌是非上,就可能變成一個是非之人。」時間的堆 疊和累積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而她就是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注在創作 領域的人。
39 歲的時候,她面臨了生命中很大的挫折,她一直心存感謝自己選擇了好好地活 著,面對困難的時候確實讓她有點驚慌,但是很快地她就告訴自己 ~ 順境要過,逆 境也要過,有哪個人可以一路順遂呢 ?
二哥的英年早逝也讓她領悟到 ~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活到終老。她開始很認真地 看待生命,覺得想要做的事情應該要馬上著手去做。四十歲之後開始辦展覽。她幽 默地說 :「因為我想用自己想要的方式辦展覽,而不希望有一天由別人幫我辦一個 紀念展。」
一年一度的展出是為了慶祝自己好好的活著,而且也可以回顧這一年來自己的時間 都放在什麼事情上面 ......
多方位的藝術天份和無憂無慮的學習環境是父母給予她最珍貴的禮物,而她也覺得 應該充滿感謝地把美好的創作留在這個世界上。所以她無論到任何地方旅行一定帶 著畫冊和畫筆,因為在旅行中的所見、所聞、視覺、嗅覺處處都是感動,而她就用 畫筆記錄每一次美麗悸動的瞬間。 她說 :「人的生命有時,當謝謝收看之後能夠留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就是那些藝術 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