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叔叔之家每次辦活動的時候,總是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氣球布置,造型變化多端,而且從來不會重複。面對公益活動時只收取氣球的工本費,這一位善良的氣 球達人就是 MoBallon 的設計師 ~ 孫立宇 (Momo)。在宜蘭成長的 Momo 原來在學校讀的是幼兒保育系,畢業後計畫從事餐飲業的工 作,為了給自己更多的機會,輾轉來到台北發展。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探索,他發 現自己內在的表演細胞越來越活躍,於是依著自己的興趣找到了一份劇場的工作。
剛開始進入劇場其實是很辛苦的,無論幕前或幕後,表情、聲音、動作、道具或者是一些雜技、氣球和魔術 ....... 都必須從頭學起,在磨練中一再挑戰自己的各種可能性。
於劇場三年的時間,雖然學到很多東西但其實都很瑣碎,無法找到自己的定位。直 到 2011 年陪同陳奕偉老師到日本參加 JBAN 國際氣球大會,那是一個大型的氣球 裝置藝術競賽。在那一個晚上他整個人被氣球這個元素震撼到了 ~ 對於氣球能夠做出那麼多樣的變化感到不可思議!過程中有爆破、有噴飛 ...... 當自己被五顏六色繽 紛的氣球包圍時,置身其中有一種無法言喻的感動!
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大家玩在一起,享受著氣球這一個元素為彼此之間搭起的橋樑 ......
當年抱持著觀摩學習的心態參與研習,各國好手的作品幾乎都是非常困難且複雜的創作。他對於用氣球折成的豪華禮服和大型雕塑品特別感興趣。經過那一次美好的 經驗,回到台灣之後他就開始尋找相關的書籍和影片大量閱讀吸取資訊,他深深地 相信只要經過努力,自己一定可以做出那種大型的作品。
除了自學之外,他也會找一些氣球老師切磋學習,當年帶 Momo 出國參加比賽大開 眼界的老師後來在內地發展的非常好,他們需要一些專業的技師,所以可以很幸運 地跟著老師南征北討到許多國家去參加比賽,還在 2012 年參與打破單一作品使用最多氣球數量的世界紀錄,透過這樣的磨練讓他的技巧更為純熟與紮實。
有六年的時間他把焦點全部都放在氣球藝術這一個領域,他覺得自己其實是很幸運的 ! 因為在氣球創作的過程中,他有特別優異的理解和領悟能力,所以很多技巧和 技法比較容易融會貫通。
做氣球可以分成兩個領域 :一種是模仿、一種是創作。Momo 一直在挑戰自己玩出不同的花樣。就算在街頭創作也不接受指定的樣式,因為他希望大家拿到的都是獨 一無二的禮物,他覺得重複性太高的作品會磨損自己創意的潛能。
2017 年開始 Momo 有一個街頭藝術改造計畫。出於一種內心的本能,街頭藝術家 比這個時代中其他藝術形式的創作者更在意關注度。而且資訊發達,大眾的視野擴大,對於街頭藝術家的期許也不同過往,他希望群聚大家的力量,在街頭創造出一種讓人感動的饗宴。
從今年三月開始,每一個月他都會設計一套氣球服,由真實的一個人穿著造型氣 球的服裝走在街頭,雖然這是一個耗時、耗財又耗力的活動,但他仍然持續進行 著 ....... 因為每一件作品的誕生都是一次突破,觀眾的讚嘆和自己彷彿有一種互動的默契,我們也期待他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