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澎湖的女兒~洪閒芸

Home

澎湖的女兒~洪閒芸

ART LIFE 藝術生活
文:陳燕真 資料來源:照片由 洪閒芸 提供

特地飛到澎湖訪問這位藝術家,是因為她的作品裡嗅得到海風的味道......,而真正見到其人時,傳來的卻是醇厚的咖啡香。

在澎湖市區無人不知「蒙地卡羅咖啡館」,老闆是澎湖縣湖西鄉隘門村人,算是專業飲料調製吧檯師傅,現於馬公市民生路營業,認識她的人都稱她為洪姐,溫儒隨喜的個性,在本地相當具有人緣。

 

洪姐在2002年由知名畫家鄭美珠帶領進入油畫世界,雖然只隨老師學習了十二堂課,先天對繪畫的熱愛與後天不斷努力鑽研自學,短短十多年的時間內作品即相當成熟完整,頗受各界人士喜愛。

歲月在斑駁的石牆上留下痕跡,雖然窗老了,車輪舊了,菜瓜花卻沒閒著

您瞧,一抹春意在黑色的石堆上悄悄展開。 ~洪閒芸~

 

因為年少時家裡的孩子多,上有五個姊姊一個哥哥,所以父母非常辛苦的拉拔這一群孩子長大,由於物質匱乏,家中的食物總是非常簡單,但是卻覺得最有滋味。那些美好的回憶用畫筆記錄下來,除了感動自己也敲入了許多有著共同記憶者的心坎。

 

一開始洪姐的作品就掛在自己的咖啡店裡,有一天一位客人站在他的畫前駐足良久,眼眶充滿了淚水。他說自己的母親就是這樣辛苦把他養大的,希望能夠買下那一幅作品,洪姐覺得意外與驚喜,隨後澎湖湖西鄉公所文化藝廊就幫他籌備畫展,因為沒有經過學術的包裝和專業的技巧,所以在質樸中有一份真誠的美感。

洪姐散發著渾然天成的藝術細胞,他很擅長用環保的方式將舊物煥新,而且生活中的許多貼心小物均出自他的巧手,所以她也在工藝教學上得到許多學生的推崇。隘門村,全村200多戶以磁磚熱轉印方式,一鄰使用一張洪閒芸的畫作,作為當地特色的門牌。

而他,從不滿足於現有的成就,仍不斷地探索未知的領域,而且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把繪畫這麼美好的一件事情推廣,讓更多人享受創作過程的樂趣,所以他有一個百人畫澎湖的構想,就算同樣的景物,但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風景,經由一百個素人的眼睛畫出一百個不同的故事,用畫筆話澎湖。

身為澎湖女兒的洪閒芸,作品題材多以早期澎湖農家生活為靈感,灰牆、牛車輪、老窗、酸菜甕、菜瓜花、番薯簽…...,一花一物間流露對家鄉濃厚懷舊的情感。

曾在外地打拚最後卻還是選擇回歸故鄉的她,將生命的經歷轉化成一幅幅動人的故事,以純真的筆法,勾勒故鄉早期農家生活的單純與美好,儘管生活困苦、物資不豐富,但心靈卻無比飽足。一如洪姐說過:「流浪過許多城市的我,每當秋風吹起,懷念的仍是那一鍋番薯簽糜,因為那是我故鄉最美的滋味和孩提時甜甜的夢

 

 

 

 

圖說:撿珠螺/油彩畫布/ 25F/ 2014(取材自洪明景先生攝影作品)

圖說:灶腳/油彩畫布/25F/2010

 

灶腳是阿嬤表演魔術的舞台,灶上的大鼎像是魔術師的斗蓬,轉身就變出一道一道好吃的點心-鍋巴、年糕、肉粽、五香花生米……那把青蔥就在隔壁的菜宅拔來的,您有聞到嗎?它還有香香的澎湖泥土味在記憶中飄啊飄! ~洪閒芸~

圖說:蘆黍(高粱)成熟時/油彩畫布/20F/2009/(取材自張詠捷小姐攝影作品)

蘆黍成熟的時間比花生早,通常夏末就可以收割了,大人拿鐮刀砍蘆黍穗,小孩子們負責拔蘆黍桿,拔蘆黍桿明明是很辛苦的事,可是孩子們總是用來比賽誰先拔完一隴而興奮不已,雖然也知道明天睡醒後會混身酸痛,滿手水泡,但大家還是躍躍欲試。小時候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畫中人物不自覺地都畫成了我的母親和姊姊。

                                                                                                                ~洪閒芸~

 

圖說:早春裡盛開的花椰菜花/油彩畫布/15F/2012(取材自洪明景先生攝影作品)

朋友說是早春,而我說是隆冬。

搞不清楚的季節時序........花椰菜已開滿黃花,而高麗菜還在!

但穿著厚衣服的人們,卻已開始播種花生!

~洪閒芸~

圖說:亭下的勾籃/油彩畫布/15F/2010

許多古厝中,在大廳與天井之間,有一個空間我們叫亭下,它的屋頂和大廳連接在一起,那是一個可以吃飯、喝茶、可以聊天、可以磨高梁、剝花生、可以曬衣服...…最神奇的是,總會由樑上垂下來的幾條鐵絲掛鉤,掛著我們叫勾籃的竹籃子,在那個沒有冰箱的年代,那裡便是收藏食物的最佳地方,也是小孩們流口水的地方,因為不知道阿嬤的勾籃裡有什麼乾坤……~洪閒芸~

圖說:剉蕃薯/油彩畫布/25F/2009(取材自洪明景先生攝影作品)

蕃薯收成以後,為了要能夠長期保存,切須把蕃薯剉成簽,曬成乾,收到米缸中。

每次剉蕃薯簽時,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把蕃薯簽搬到門口埕去曝曬,我們最不喜歡這個工作了,因為蕃薯會流出汁液,沾到手上黏乎乎的,最後會變成像橡皮筋一樣的膠質,洗都洗不掉。

儘管不喜歡,下課後還是會把門口埕打掃乾淨,再把剉好的蕃薯簽一畚箕一畚箕均勻地撒在門口埕上曬乾,一點兒也馬亮不得,畢竟冬天全靠它了。~洪閒芸~

 

圖說:歲月/油彩畫布/ 20F/ 2014

這個景象是我牽掛一輩子的情懷,但卻不知該取什麼名字?你說~該取什麼好呢?

座落在許多銀合歡旁的古厝,跟一畝又一畝翻了新土的良田,還有硓古石牆上開了花的菜瓜藤~這是澎湖,我們的家鄉~!

古厝已經頹敗,石牆也有些倒塌,但我隱約聽到小時候的笑聲~!我想遠方的你們一定也跟我一樣想念故鄉的風、故鄉的雨、故鄉每一片飄過天空的雲。

也許父母已經不在了,但還有我們,還有我們這些老老的朋友,在故鄉等你......~洪閒芸~

圖說:地瓜收成時/油畫/20f/2012(取材自洪明景先生攝影)

農曆的七八月,花生收成完畢後;就換成收成地瓜了!

母親總先把地瓜園用尖嘴耕成一壟一壟的,然後全家人把把地瓜藤捲到園邊,再把地瓜一個一個用(蕃薯刀)切下來;這時候母親又會用寬嘴再把園壟耕一次,把埋在土裡地瓜翻到地面來,撿地瓜又成了我們這些小孩子的工作了!

時值九月十月,隔壁園內沒撿乾淨的花生,也悄悄冒出芽了!

圖說:雨後的牛車輪/20F/2015

一場大雨過後的清晨,跟朋友約好到她的工作室做推拿。

朋友工作室所在的村子我曾來過幾次,卻沒有仔細看過周邊的環境,這一天也許是大雨過後,所有一切既清析又明亮,就在工作室的門外發現了一片老牆、幾塊朽木、跟一輪斑駁脫落的牛車輪。

一樹青翠的落葵溫柔的攀爬在車輪上,不知為什麼?這一切並沒有老舊與蒼桑,而是充滿生命的綠意!

看著看著~好感動!心想,就是它了。2015年的最後,就用它來為我的畫筆做最美麗的endding

  • 分享到 Facebook
  • 分享到 新浪微博
  • 分享到 騰訊微博
  • 分享到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