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用金工美學傳達生活理念~ 林國信

Home

用金工美學傳達生活理念~ 林國信

HEART TOUCH 敲心藝術
文:賈淼淼 資料來源:照片由 金工藝廊 提供

目前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院的林國信,投入金工藝術創作已近三十 年,儘管汲取不少早年日本職人的技藝如「木目金」、「一片拉」等精髓,造型風 貌卻又明顯區隔於常見的日本金銀茶器,加入不同文化的元素後自然流露出濃濃的中國風、台灣情。

林老師的作品有很明顯的辨識度,他的手工銀壺其壺身呈現無懈可擊的完美弧度,不僅在燈光下澤澤閃耀著無比的貴氣,喜好茶道者最注重之出水及斷水也俐落無比,一手掌握他的作品,強烈的個人風格,讓人很難忘懷!

林國信的作品充滿「手感溫度」,每一把壺都堅持從一片銀板做起,經過數萬次的錘打與鍛敲,就算是細節處均不放過,因為他認為手工技藝沒有取巧的方式,唯有不斷的試煉才能成就一把完美的銀壺。


他希望製作的金銀茶器能兼顧藝術美感與實用性,他的的創作不只是讓人收藏,更 重要的是真正存在於生活之中。

在全心投入金工之前,林國信曾以總成績第一名畢業於復興商工美工科繪畫組,所以油畫亦是他的專長。後來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工藝設計組也以很優異的成績拿到金工創作碩士學歷。他曾試圖將金工與油畫相結合,讓兩者之間出人意表的碰撞出吸睛的火花 !

林國信的創作多次得到國家工藝獎的肯定,另外在全國美展及工藝設計競賽中亦有卓越的表現.各地邀約的展覽不斷,2018 年開春的重頭戲即是【大千微塵金工茶 器】展。他的金銀茶器風格明顯區隔於坊間常見的日本金工,尤其是壺嘴捨棄常見的「接合」方式,而採用早年日本職人的「一片拉」技法,即「口打出」直接在壺 身敲出壺嘴。

流暢的壺身放低身段銜接壺嘴與上升提梁,構成大小比例不對稱卻無懈可擊的完美弧度;儘管呼應的壺嘴超短,但出水或斷水依然呈現完美的順暢俐落。


由於銀器導熱很快,但觀其作品的提梁上不似日本金銀茶器往往以藤或布包覆,卻又不虞燙手,細看之下可以發現他所有金銀茶器,無論側把、正把、提梁或壺鈕,在尾端都有牛角斷熱,無須再包布提舉或使用「蓋取」掀開壺蓋,讓人不得不佩服他設計中兼顧人性化與務實的巧思。

外型冷冽雍容的銀壺,其實承載著創作者千錘百鍊炙熱的心意;以此成就一杯茶湯,開展出一片無限風光的大千世界,匠人唯一企盼的,僅僅是飲者啜飲剎那的歡顏和滿足,微小謙卑而踏實,如宇宙中一粒塵埃。

近年來金屬工藝的學習漸漸變成一個熱門的課題,許多不同工作領域的人投入金工創作。試煉、敲打彷彿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也因此讓金工呈現多元且多變的面貌。林國信表示,投入創作三十年,金工已成為他透過藝術來自我實現的生活方式。他成立「金工藝廊」就是希望在傳承技藝的過程裡,除了將專業知識與更多人分享外,也讓這些志同道合的金工創作者不斷嘗試各種媒材與金屬相遇的樂趣,讓金屬工藝 的創意無限延伸。透過金工創作,展現生命中的心靈思緒,用藝術來自我實現,焠煉生命。透過金工教學,幫助很多人擁有實踐夢想的技術,用一技之長實現自我, 體驗手工創作的感動。


放眼國內,很少有金工藝術家能像林國信一樣,有藝術家的才華又有生活家的落實,受過完整的學院教育與人文薰陶,又曾在以商業為導向的黃金加工廠紮下深厚硬底子,更因復興美工科繪畫組第一名畢業的繪圖功力,而在金銀茶器創作上,能夠兼顧藝術美感與實用價值,在一壺之間,結合了人文與心靈,也傳遞了生活美學的概念。

林國信創作的許多壺鈕或提把,喜歡飾以傳統金工技法「木目金」(Mokume Gane):將十層的銀、九層的銅熔化,反覆交疊到十九層後,經過銼削、鑽孔、敲 扁、打薄、扭轉、鍛敲,形成渦紋、木眼、櫻花、流水等美麗的天然木紋,再焊接 成圓形提把。那本是源於日本的古老技法,蘊含著金工製作的高度技術,且銀熔點 接近攝氏千度,非有長足的經驗與功力不可。


一般所見的銀壺側把,大多為檀木或花梨木雕造,而林國信的茶器作品,側把卻幾乎全為飾以木目金的銀把,尾端也特別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方便握持。此外,我們常見的壺鈕多為珍珠、瑪瑙或各種寶石,林國信卻偏好以雲朵的意象打造純銀壺 鈕,並在壺蓋接合處以隱藏的牛角斷熱。掀開壺蓋,壺牆無論方形或圓形,均為無 接縫鍛造,且圈足較為深長,意在出水時不易掉落。

多年累積的手藝與經驗,還不足以「 完成」一只器,對林國信來說,唯有將作品交到使用者手中,透過人的使用,一件作品才算至臻完善。工藝家眼中的完美,不是冰冷的結構剖析,或是繁複的工法堆疊,而是作品與使用者合而為一的過程。大千化微塵,微塵見大千。藝術家在逐日的捶打鍛鍊中,也謙卑地捶打著更多的可能。

用金工美學傳達生活理念

用金工美學傳達生活理念

用金工美學傳達生活理念

心ing-惇_ 2007_ 925銀、油畫_ 128×128cm

創作理念: 藉由抽象的繪畫性描寫,傳達心靈空間的思緒,其心緒意象是真實卻又無形的形體,存於人心的反映,以抽象的線條、形色表現內心的心靈氛圍。真實的空間置入物體,展露心靈空間意象,意念改變,境隨心轉,對外在物相的詮釋,亦隨之更易。

心ing-悅_ 2007_ 925銀、油畫_ 128×128cm

創作理念: 運用平面的繪畫處理立體作品所無法傳達的想像空間意境,藉由平面氣韻的場域營造,將襯托銀雕塑作品的完整性,表現出象徵的詩意氛圍。油畫作品與金工作品之間,是一體兩面的關係,兩者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組合起來,繪畫性的色彩、質感、氣韻空間正好襯托銀雕塑的現代造形、亮潔冷冽光澤與 簡潔的流線形,這正是運用各個材質的特性,發揮最適當的表現方式。

用金工美學傳達生活理念

用金工美學傳達生活理念

用金工美學傳達生活理念

用金工美學傳達生活理念

用金工美學傳達生活理念

  • 分享到 Facebook
  • 分享到 新浪微博
  • 分享到 騰訊微博
  • 分享到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