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遊走在自然光影間~林一先

Home

遊走在自然光影間~林一先

INTERVIEW 走訪藝術家
文: 彥伶 資料來源:照片由 藝星藝術 提供

林一先/1990年出生於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班美術系西畫創作組 ,在家人充分的支持和鼓勵下現在專職藝術創作。
林一先特別容易受到植物造型和色調的吸引,所以細膩的筆觸遊走在大自然間。
他細微地觀察到植物的造型兼具規律與變化,有植株本來生長的結構邏輯,也有可能突變或受到外在力量的影響。
植物葉片的部分多以綠色為主調,綠色作為中性色,冷暖色轉換與過度的彈性大,準備繪畫參考照片的拍攝時,通常偏好強烈光影對比的環境條件,讓陰影中的寒色系與陽光下的暖色系並置,相互襯托。

 

紅白格子在創作中也代表著某種意涵,格子是作畫過程中腦內運作的放大版本,每個格子的顏色僅有些微的變化,如同在調色作業時專注於單一的小角落,分析其中的顏色比例,繪製便是將不同比例混合的結果細密的堆疊,形成植物的形狀。

繪畫是最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的活動,當全神專注於筆尖的起落,意識便脫離現實,進入眼前的世界。

做為一位藝術工作者,最想要和別人分享的是圍繞在創作時發生的點點滴滴.......

創作過程中最有成就感的是~打稿的時候考驗自己的素描能力,當東西能畫在預先規劃好的大小範圍裡,或者是左右邊起草的東西能剛剛好連結在一起,對於一個有點對齊強迫症的人來說,樂趣會高於一般人。

 

創作過程中獲得許多獎項的肯定:

2009 美術系系展水彩類第一名 /2010 第二屆張啟華本土生命繪本佳作/ 2011 美術系系展複合媒材類第三名/ 2012 美術系系展油畫類佳作/ 2012 第十一屆全國百號油畫大展 入選/ 2013Makapah 美術獎繪畫類 第三名/ 201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畢業生優秀作品留校典藏/計畫收藏 2014 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版畫收藏/ 2014 第三屆遠傳電信綠色輕功電子繪本 第三名

林一先說:獲獎是一種肯定與鼓勵,但是能讓自己感到最滿意的一件作品尚未出現。

因為主觀感受是恆動的,昨天滿意的東西,今天可能完全看不上眼,過去不滿意的作品,有朝一日或許瞧著還挺順眼,自己也期盼著那一幅最滿意的作品呈現!

 

在繪畫創作之外,林一先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不受侷限的人,持續探索其他媒材的表現形式,不論是用文字、影像、編織......等等,發掘各種事物的可能性。

他並不特別想以圖像傳遞什麼訊息,用文字來表達想法更加有效率。圖像本身存在曖昧與模糊空間,留待觀者自行玩味。

他希望觀者從他的創作中獲得觀看的樂趣。

仔細觀察林一先的繪圖,其中總是藏匿著一個靜觀自然的小娃娃......其實小人物的符號,就像是創作者本人的化身,彷彿置身在畫中,窺看、探索這個世界。

林一先的創作理念~

現實主義者安東尼布列東提出冒險與日常生活合一的主張,也就是重申日常生活的街道便存在足以撼動思想的事物,人們所要作的是以更積極、開闊的心胸與之相遇、碰撞,展開回歸日常生活的冒險。

此次的創作圍繞著生活中經常可見的植物,路旁不知名的野草叢、石柱上的爬牆虎、開花的秋葵、鐵絲網上的牽牛花。

沒有溫室栽培的嬌貴氣息,它們展現的是一種即便無人悉心照料仍然挺立的生命感,恣意昂首於天地之間,清晨撒落的光線、正中午的豔陽、傍晚的餘暉,沐浴在不同時間情境中的花草深深吸引著筆者,當凝神注視葉片表片紋理的細節,枝枒延展的曲度,植物在觀看的過程不停地放大,好似形成了一片可進入遊覽的空間,讓人行走、坐臥,而筆者就在此境,展開日常生活的冒險。


《周末的採買路線》2017-2018_油畫_96.5x130cm_私人收藏

花兒花兒系列_2019_72.3X52.7cm

《理性與感性#2》2018_油畫_116.5x91cm。

《理性與感性#1》2018_油畫_140x72cm。

《漫漫#2》,油畫,91x116.5cm。

《漫漫#1》,2018,油畫,140x72cm。

《鐵道沿線#1》2018_油畫_ 41x27cm_私人收藏

《鐵道沿線#2》2018_油畫_ 41x27cm_私人收藏

  • 分享到 Facebook
  • 分享到 新浪微博
  • 分享到 騰訊微博
  • 分享到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