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的素人畫家陳之言~有人形容她是被公務生涯耽誤的藝術家,我卻覺得他是被 音樂人挖掘出來的藝術家,而這一位音樂人就是大家都認識的民歌手施孝榮。他們 是夫妻、是相互扶持的伴侶、也是在教會彼此鼓勵的好朋友。如果說樂觀開朗的施 孝榮是陳之言繪畫上的推手,一點也不為過。 樸實無華的之言完全沒有妝容,一雙慧黠的大眼睛裡充滿了故事。 她謙虛地說,自己只是想要圓一個夢,沒有想到受到那麼多朋友的關照與喜愛,一 方面覺得受寵若驚,另一方面也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小時候因為父親離世的早,所以無論是音樂或者是畫畫,她都認為是一件遙不可及 的事情。凡是需要花錢的事物,她總是貼心的能省就省。所以之言記憶中的場景是 哥哥很會畫圖,而自己永遠是個旁觀者。
陳之言的學習過程彷彿將心理學與視覺形像做結合,藉由藝術創作,將潛意識視覺 化,並提升到意識層次。藉由畫筆將存在內心的想法與情感向外呈現出來。 藝術創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途徑。 在繪圖時不經意地將那些壓抑的 情緒和經驗投射於素材,而作品的呈現便超越了文字和語言的障礙,成為一種更有 魅力的表達。 利用畫筆自在且具體的表達想法,藉由創作舒解情緒,讓自己找到一個更放鬆、更 愉悅的自我相處模式。
來到大稻埕,許多人是為了探訪古厝商行林立、名氣也最大的迪化街,但其實在這 個歷史街區,散落著許多很有味道的的景點或是巷弄,它們背後的歷史故事也很值 得深入了解。 這一天來到大稻埕的打石巷,遠遠地就會聞到一陣臘肉香,原來是專賣台式臘肉的日好食堂。
有些束縛是一種無形的壓力,箝制著渴 望自由的心靈,在以往的生活中她總是 要求自己做一個循規蹈矩的人,凡事都 按表操課。 在生了一場大病之後 ( 肺腺癌 ) ,她想 要給自一個不一樣的人生。走進社大嘗 試拿起畫筆,她發現那一個沒有自信的 自己,在繪圖的調色盤中跳脫出來找到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