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勝彥字慕豪,號傑閣,1938 年出生於 新北市三重。六歲開始愛上書法,每日 練寫楷書百字,大學畢業,更加勤勉好 學,1967 年師事澹廬曹秋圃先生,研習 八法,兼讀詩文。
1978 年經老師曹秋圃的鼓勵,連勝彥首 次舉行個展,之後更加勤學,遍臨歷代 碑帖,及古今名家墨蹟,且勤於研讀有 關書學理論典籍,充實內蘊,以養書風。 他誠懇任事、曠達見聞,深獲曹秋圃器 重,且得同儕敬愛。
除了書學研究外,連勝彥也投身教育、奉獻社會;從清傳高商教職、後擔任校長、 並進入國會,更擔任及連任國大代表。2003 年,自清傳高商校長退休後接任董事 長,於是專心投入書藝創作。隱退期間,更勤於用功,讀書寫字,秉承曹秋圃教 導之書藝要領與方法,從臨摹碑帖中,揣摩古人筆意,陸續完成 200 多件創作。 2009 年於中正紀念堂展覽後,受聘擔任中正紀念堂生活美學班書法教師,推廣社 會教育工作至今未曾間斷,2012 年,成立傑閣書會。
連勝彥創作歷程,早年以楷、行奠基,中年以行、隸、草聞名藝壇,晚年學篆,並 從事各體創作。總觀其書作端莊俊秀、嚴謹有度;骨力渾厚、蒼勁挺拔,盡得曹秋 圃老師精髓神韻。前總統府資政倪摶九先生評曰:「行、草、隸擘窠雄書,氣勢磅礡、 神韻飛揚,悟得前賢筆竅,又隱退多年用功之勤,可躋於當代名家之林而無愧。」 連勝彥的楷書典雅清麗,透過每日練習,及臨摹古人的名帖,扎下深厚的基礎;行 書順暢自然;隸書骨力渾厚、蒼勁挺拔,草書則可見連勝彥作品中少見的奔放。退 休後,連勝彥開始遊覽大陸各地,並開始研究甲骨文、金文及篆書,亦有所成;連 勝彥並長於詩作,以詩自運成書,別具韻味。
連勝彥詩賦翰墨兼善其身,修身勵志才學縱橫。他長年不囿於教職、行政職的牽絆, 依然能興詩、自得逸趣,並承繼曹秋圃老師之師心為己志,推動書法教育不遺餘力。
甲骨文對聯 集古人句 / 2016 水墨、紙本 /137.6 × 34.6 cm × 2
釋文:養善明德通大道 依仁游藝學中庸
鈐印:吉祥如意 連勝彥印 傑閣
( 鈐印即加蓋印章,其意義在于表明所屬者對加蓋印章之物的擁有權、使用權或認 可,是書畫等作品在即將完成時的最後一個關鍵步驟,這是中國獨有的特色藝術。 鈐印始于北宋蘇東坡,迄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
此甲骨聯句用筆爽健,兼含篆意中厚,內容為養德處世哲理,十足典型儒家思維, 導引世人可長可久的生命方向。甲骨字形含古趣,勁健內斂而不失變化,也十足展 現書家功力。
草書中堂 錄懷素自敘帖一則 /2012/ 水墨、紙本 /136.5 × 69.5 cm
釋文:昔張旭之作也,時人謂之張顛,今懷素之為也,余實謂之狂僧,以狂繼顛, 誰曰不可 ?
鈐印:止於至善 連勝彥印
書法家習草研智永、王羲之、懷素,後 專攻孫過庭書譜,體會草訣及運筆變化 之堂奧。此為書法家晚年暢放神馳佳作, 從中見草書舒羲之超然氣勢,實悟懷素 驟雨旋風,走筆龍蛇之妙。纖毫落紈素, 懸針垂露幻變,直見奔雷墜石之奇勢。
楷書橫披 傑閣論書 / 2014/ 水墨、紙本 / 36 × 100.5 cm
釋文:書法求畦徑,始從探物機。參禪明哲理,讀帖入精微。山石滋靈性,雲霞映 日暉。胸羅通二酉,墨韻自揚飛。
鈐印:澄心淨慮 連勝彥印 傑閣
書家年屆八十,執筆遒勁直穩,筋骨纖濃得體,尤見真功。 此書論為平生鑽研所悟,以五律詩句存菁練粹,讀之如山藏靈,望之如麟神逸。
隸書橫披 學道心得 /2016/ 水墨、紙本 /34 × 138.5 cm
釋文:古人傳道藉毫端,淨慮參襌識內觀。拓廣胸襟行萬里,登峯造極路漫漫。
鈐印:止於至善 連勝彥印 傑閣
曹公書學倡擬古,主張下筆周秦,貴拙不貴工。故書法家寫隸自然線條渾樸,拙意 雋永。然漢字演化體態多姿,富結構變化,此作亦見形變,如 :藉、端、慮、拓、 漫等,是謂字藏千史,拙生天趣。